9月2日下午,山东大学智能创新研究院戴鸿君教授在2025级新生家长会上深度解读“东山派项目”,系统阐述了这一RISC-V人才培养项目的核心内容、战略目标与育人理念。

作为国内首所具备RISC-V全栈能力的高校,山东大学通过课程体系重构、项目制学习、产业导师联动,构建了全RISC-V软硬件生态人才培养方案——“东山计划”,目标到2030年培养RISC-V人才超10,000人、提交开源贡献超100,000次,为国家战略和社会急需方面储备“阶梯式”核心力量。东山派和东山一号集群作为“东山计划”的两大基础设施,将助力学生构建从底层技术到顶层应用的全栈能力。
戴鸿君鼓励学生以“东山派”开发板为起点,在RISC-V与AI的交叉领域找到自己的“技术坐标”。他指出,基于当前RISC-V+AI时代的新算力、新系统、新应用格局迅速变化的背景,“东山计划”以RISC-V架构为基石,结合硬件开放和软件开源两大趋势,为学生提供覆盖芯片设计层、系统软件层和应用生态层等关键环节的系统课程体系,使得学生不仅是“技术的使用者”,更是“生态的建设者”,未来将成长为既懂硬件逻辑、又能写软件算法的交叉型人才。

此次新生家长会的解读,不仅让家长深入了解了山东大学在芯片人才培养上的创新实践,更凸显了“东山计划”作为国家“松竹梅计划”核心组成的战略意义。东山计划源起山东、面向全国。计划的“双万目标”不是简单的数字追求,而是中国在RISC-V生态中争取“话语权”的战略布局,RISC-V的开源特性决定了“生态参与者即规则制定者”,计划发起人谢涛教授与执行人戴鸿君教授将进一步推动“东山计划”进入国内其他高校院所,通过十万级别的贡献量,推动我国在RISC-V指令集扩展、工具链优化等关键领域掌握主动权。新生家长在会后表示:“‘东山计划’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培养方案的前瞻性,也更放心让孩子投身这一国家战略领域。”